去林间套种食用菌 互利共生前景好

2013-05-02 21:56| 查看: 1| 评论: 0|原作者: 赵喆逸|来自: 青浦报

摘要: 茂盛的树林下,一个个10来公分高、小圆柱形菌棒互相支撑一字儿排开,各种菌棒上爬满了香菇、黑木耳、苹菇,长势良好。这是记者日前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蒸淀大新村水源涵养林培植食用菌试验看到的一番喜人景象。 “相 ...
    茂盛的树林下,一个个10来公分高、小圆柱形菌棒互相支撑一字儿排开,各种菌棒上爬满了香菇、黑木耳、苹菇,长势良好。这是记者日前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蒸淀大新村水源涵养林培植食用菌试验看到的一番喜人景象。

    “相比以前传统的林下养鸡、种菜,林间栽培食用菌不但经济效益更好,而且有利于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承担试验示范的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泽福告诉记者,林地种食用菌其实是一种循环经济,一般5-6年期的林内小气候,比外界温度低2-3℃,空气湿润新鲜,保湿性能好,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食用菌生长发育中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林木生长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林木和食用菌正好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且林中的自然条件好于一般室内菌菇房,食用菌的品质也好于常规。

    落户于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专注于香菇等食用菌和菌棒生产的农业企业,去年双方合作,选择大新村2亩水源涵养林作为试验示范,套种香菇、黑木耳、苹菇、金福菇等10来个菌菇品种。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栽培下,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尤其是香菇、黑木耳等产量、品质、效益均好于预期。据彭泽福介绍,以香菇为例,根据青浦的气候条件,适宜的栽培期有8个月,一年可分两茬,一茬头潮出菇管理期约15天,采摘期为7天。经过10天左右的养菌、注水,继续栽培15-18天又可出第二潮、第三潮菇。每亩林地每个周期可栽培1万个左右棒香菇菌棒,每个菌棒可产0.6公斤香菇,每亩产量1万余公斤,扣除成本净收入约2万元。

    “今年6月份起我们将在练塘地区选择100亩林地条件较好的水源涵养林推广林间栽培食用菌。”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副总经理薛建德告诉记者,依托被誉为“菌菇之家”的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优质的菌棒和技术指导,带动农民扩大种植,增加农民收入。